点击下方小图播放视频
【NO.66】用棉絮画出别样画卷,探访快乐创新的许辉棉絮画
【NO.64】龟兹鼓乐,来自西域的佛教音乐传承千年
【NO.62】指尖上的非遗 ,他做的黑瓷被拿到国家博物馆展出
【NO.61】非遗界“网红”!《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水盆羊肉有多香
水盆羊肉,发源于渭北,尤其以澄城、大荔、蒲城三县的水盆最为有名,在渭北各县,水盆羊肉馆比比皆是,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和风味,澄城水盆羊肉汤清、肉烂、味香、久负盛名,也叫羊肉泡或清汤羊肉。而我们这次打卡的是位于澄城县宝塔路上的会斌羊肉馆,也是成立近40年的老店,有着澄城水盆唯一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天早上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食客,一年365天,从不间断。
【NO.60】澄城面花,颜色和造型寄托人们的美好祝愿
【NO.59】非遗“潮”起来,他花了37年时间让皮影和杰克逊“共舞”!
当非遗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注入新鲜的血液,它最终的归宿将是博物馆。而华州作为皮影的发源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誉为 “中国皮影艺术之乡”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坚持传统皮影雕刻和皮影戏的演出,创新发展皮影文化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抱市场,接受挑战和变化。手艺人和创新并存,薛宏权就是其中一位传承人。
【NO.58】皮影之乡探访原汁原味的华州皮影戏
【NO.57】非遗界的陕西味道,是滋味也是情怀!
提起回民街,或许很多人都会说它是专为游客设立的美食街,但是对于西安老饕们来说,在这个地方的美食背后,隐藏的故事更有味道。清晨,古城的阳光带着一丝丝温度,从斑驳的树影中钻了出来,投射在回民街青石板的路上,这会回民街上的游客还不太多,但大部分行人手上已经拿着各种爆款美食,边走边吃。作为西安旅游的美食第一街,这里汇集了各式的清真餐饮
【NO.56】张宝兰:用棉絮画出多彩人生 她的作品曾被克林顿收藏
【NO.55】让风筝动起来的西安大爷 81岁制作手工风筝30年
3月18日,初春,和煦微风,春暖花开,【寻找三秦非遗】来到玉祥门外的小区,发现陕西,记录历史,寻找中国动态风筝第一人,西安张天伟。他的工作室离城墙不远,一个20多平米的房间,车床、钻床、刨子、矬子、镊子,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动态风筝。后来他的动态龙风筝被加拿大朋友收藏后并印制成加拿大邮票,收藏者感言:大鸟不仅能升空,而赋予它新的生命!
【NO.54】千年唐三彩光彩复活,探秘长安唐三彩的烧制技艺
【NO.52】二月二,大荔县阿寿村药王庙会赛花馍
【NO.49】陇县花灯,探寻陕西古老的年味
陇县堎底下镇花灯制作独具特色,颇有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制作一盏花灯需要数小时,有十多道工艺,选竹子、晾干、去皮、灯架、扎造型、糊灯笼、晾干、彩绘、绑绳子等。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造。几根竹签和彩纸,在他们手中三扎两粘就成了一个造型奇特的花灯,有鹅灯、兔灯、鸡灯、老虎灯、蟾蜍灯、花篮灯、火罐灯、暖锅灯、串珠彩灯等等,尤其以蟾蜍灯独具特色,一个完整的蟾蜍灯还能动起来,真是栩栩如生!
【NO.48】重拾年俗记忆,探寻凤翔木版年画的匠心传承
【NO.47】白鹿原上制埙人
赵军,白鹿原狄寨人,34岁,西安市陶埙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是我走访中认识的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20多年的坚持和创新,一个完整精致的陶埙在他的指尖上完美呈现。在现场,赵师傅给大家讲解演示了陶埙的制作过程,主要材料为三趾马红土,泥洗、手工揉泥拉胚、修整压光、开孔、阴干、调音、手工雕刻、烧制等八大程序,上百道小工序......
【NO.46】合阳面花:指尖上的传承,令人叫绝!
【NO.45】走进红拳世家,探寻红拳文化的真谛
红拳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华武学的重要一脉。红拳不断吸取其他拳种的实战招式,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发展到鼎盛。2008年红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手打三分,腿打七分。”这句拳谚语描述的正式研习陕西红拳的秘诀。红拳讲究势轻劲柔、气顺招圆,以心意为根,用以不用力。它集内家外家之长,带着浓厚的西北民风,不玩花拳绣腿,注重搏击实效,乍看容易简单,实则底蕴深厚,十分实在。
【NO.44】古法手筑天然发酵,千年茯茶醇正飘香
【NO.43】草帽之乡,探寻阳郭草帽的编织技艺
7月23日,三伏天,骄阳似火,华商网友一行20余人冒着酷暑,【寻找三秦非遗】【NO43】 期来到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探秘草帽的编织过程。草帽的记忆很久远,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印象很深刻。风里来雨里去,在物资生产贫乏时期,草帽就不止是个遮阳的工具,许多人买来当雨伞用。尤其在农村,草帽更是农民劳动时遮风挡雨的工具。
【NO.42】废布条打出布絮鞋 民间巧妇编织多彩生活
【NO.41】探秘席匠之村谷子磑
篾席,早有记忆,小时候我家就有这种席子,每到夏天,家里就会把凉席拿出来,铺在床上,凉凉的,用旧的席子,还会拿来铺在地上晒粮食。老馆长指着墙上的照片告诉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编席”一直是谷子硙西东村村民引以为豪的事情,也使得四邻八村的乡党们羡慕不已。因谷子硙临近沣河,过去这里是水地,芦苇遍地,造就了谷子硙家家户户都编席,编席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户县北街繁忙的集市上,全都来自谷子硙的席子。
【NO.40】走进中国民间绘画之乡,探访农民艺术家
【NO.35】揭秘耀州雪花糖制作过程,感受年味
1月31日,2016年的最后一天,周六,晴,远离雾霾,一路向北,华商网一行20人,【寻找老西安】【NO.35】 期自驾来到铜川耀州张大平糖坊,探寻雪花糖的历史文化和制作过程。在糖坊的工作间,张师傅一边工作一边讲,雪花糖的制作工序十分繁杂、讲究,约有40多道工序,雪花糖的主要配料有小米、芝麻、大麦芽等。整个过程基本采用原始的手工制作,炒芝麻、麦芽发酵、小米麦芽蒸馏、熬制、扯糖.....
【NO.34】凤翔泥塑:不起眼的村落,塑造的无限可能
【NO.33】纺织文化传承 走进大华•1935
沿着大华博物馆的馆藏遗迹,了解到长安大华纱厂历史变化、辉煌成就、改革变迁。探访中,偶遇老的纺织工人,苏女士和宋女士,他们的父辈们都是老纺织人,在这里干了一辈子,自己也是在纱厂大院长大,当年的大华和纺织城并称“小香港”,纺织工那是很令人羡慕的工作。当问起那个年代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他们说太多了,那段记忆太深刻了。看到馆藏的奖状和荣誉时,忍不住叫起来,那是我同学的父亲,满脸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NO.32】西影开放日,探秘电影大片的辉煌时代
【NO.31】古法压榨,百年飘香,探访秦岭沣峪口老油坊
现场我们了解到,老油坊是采用古老的手工榨油方法压榨,原材料菜籽选自陕南秦巴山区,经晾晒、筛选、磨、蒸、包、榨、沉淀、油草、通草等30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严格把关,严格控制,严谨的程序。才能保持菜籽原有的的成份,才能品尝到最地道、最原生态的菜籽油。因其特有清香,所以说是家里常用油的首选,尤其用来做油泼面、油泼辣子、炒鸡蛋、炒土豆丝,那真叫一个香,撩的太!
【NO.30】工人文化宫,寻找小时候的记忆
【NO.29】舌尖上的三秦美食,探秘腊汁肉夹馍的制作技艺
古城樊氏以名贵香料调和;美酒增其香;甘饴固其色;武火塑其型;文火入其味;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以“铁圈虎背菊花心”之白吉馍夹食,馍香肉酥,齿颊生津,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关中世人爱其回味无穷,名之曰:关中一品!华商网友探秘肉夹馍的整个制作过程,身临其境,每一道工序的细化,感受到了肉夹馍制作过程的奥秘。
【NO.27】游大蜡敬关公,感受周至豆村四月八的民间盛会
豆村的大蜡是供奉在关帝庙里要燃着一年的祭品,豆村农历四月初八游大蜡,由匠人提前将十分精美的大蜡制作好,于四月初八早上由十多人抬上,(现时多装在汽车上)由仪仗对锣鼓队,秧歌队做引导,在村里游,村民把大蜡视为吉祥物。所到之处,单位、商店、住户即放鞭炮迎接,并赠糕点,烟酒、红色等物,进行答谢。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和外地的游客都来参观,像过会一样,十分热闹。
【NO.26】探寻黄土地上的地坑院落---三原柏社村
【NO.25】指尖上的人生 寻找白鹿原上的编灯人
王学坤自幼就跟随长辈学做竹篾子灯笼,做灯笼已经有70多年,他的老伴张淑雅编灯笼也有60多年,虽说老两口都已年逾八旬,但他俩一个分篾子,一个编灯笼,夫唱妇随,配合默契,技艺娴熟,老两口做的竹篾子大红灯笼在当地很有名,品种有火葫芦灯、星星灯、花瓶灯等等,每年都要做3000多个灯笼,主要是定制,一个个精美的灯笼不仅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还带去美好的祝福。
【NO.24】探究民间泥塑高人---苗春生的关中风情
【NO.23】指尖上的喜庆 寻访曾经红红火火的灯笼村
三兆村位于西安市南郊,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灯笼制作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 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红灯笼,宫灯、手工灯、大的、小的,各式各样、红红火火。闲逛村子中,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红灯笼,一派喜庆的气氛。很有过年的感觉。画图、箍架子、焊接、裹布、糊布,装饰。。。制作宫灯的十几道工序,整个过程相当的费神费力。正如呼延师傅所说,在过去,家家户户都制作灯笼,而如今全村不过30多家。
【NO.22】西安火车站的历史变迁,见证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
【NO.21】关中大书房 十五载的城市记忆
一家有气质、有味道的书店,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而如今这个地标建筑因为上涨50%的房租而被迫搬迁。据了解,关中大书房最早于2000年在钟楼附近开业,2004年也是因为房租上涨而搬到了小寨,现在又将继续远离市中心迁往韦曲。这个消息,令人到惋惜!这一年饱含书香的关中大书房,在生存的困境里南迁,但是大书房还将继续,梦想依旧!大家也在期待,更加完美的关中大书房......
【NO.20】走进古建老木匠的斗拱世界
【NO.19】舌尖上的美食---蓝田九大碗
民以食为天,食物除了裹腹,每个地方的特色饮食更是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传,蓝田“九大碗”始于唐,盛于明清。源于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蓝田时,将宫廷菜肴传入民间。后来,蓝田民俗效仿,成为红白喜事的待客宴席。对于当地人来说,九大碗的意义大约不只于吃,更是邻里亲朋围成一桌为纪念那些特殊的日子。从前的日子人们穷,缺吃少喝,只有宴席上才能见到肉,如今吃肉已不再困难,但九大碗的习俗已形成并保留了下来。
【NO.18】关中古法酿造 龙窝飘香
【NO.17】寻访千年手工造纸技艺
北张村造纸术源于西汉时期,“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这首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北张村民谣,成为当地造纸历史悠久的有力佐证。曾经,这里全村家家造纸,村里的老人说起那个时候,还带着自豪。从前还有“女不嫁北张”的说法,意指妇女一早就要站墙根贴纸晾晒。我们先后来到省级非遗传承人马松胜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逢学的家,古老的造纸术,就在这民居里,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NO.16】古老玩具“泥叫叫”是这样炼成的
【NO.15】记录正在消失的纺织城自由区
对于我们这些路过的看客来说,自由区的这般景象,或许不过是一种回忆和情怀。但对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里是难割难舍的生活,是又爱又恨的人生。老房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街里街坊的每天抬头低头的问候,闲暇时光说说笑笑的一桌麻将,大事小事互相搭把手的情谊。
【NO.14】用镜头探寻秦镇米皮美味的秘密
【NO.13】从小就喝它,西安冰峰探秘!
朝阳下蓝天中的工厂门头,正在搬卸的工人们、进进出出印着冰峰大字的卡车,还有那一箱箱的在饭馆里、夜市摊随处可见的橙色汽水,都在告诉我们这一天和其他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老板,打一瓶冰峰!”这就是西安人的生活。走进车间,我们看着它们从一只只剔透的瓶子到装满了橙色的汽水,心里莫名有种奇妙的亲切感。摄友们快门咔擦,用镜头记录下了这难得的画面。
【NO.12】舌尖上的陕西---同盛祥泡馍
【NO.11】逛“西仓”走!品味西安的市井味道
尽管才不到早上八点,集市里的人却已是水泄不通。穿着绵绸褂子拿着蒲扇的大爷,拎着鸟笼走走停停的玩家,在蝈蝈笼前讨价还价的大叔,还有给家里采购新鲜肉菜的主妇……每一个人都融进了这幅古城最市井的画面。走着走着,拍客们已随着人潮走散,大家各自用镜头去记录心中的那个西仓了吧……
【NO.10】艺术在民间 左手剪刀书法第一人
【NO.9】巧手雕美玉 蓝田琢玉人
寻琇琳老先生是蓝田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蓝田玉石厂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平房,就是寻琇琳老先生的工作室——不大的空间,昏暗的灯光,称得上是简陋的布置。在这间朴素的工作室里,挂着老先生的绘画手稿,摆放着泥塑作品,一排排工艺相关的书籍,和那些离不开的雕刻工具。白发白胡须的老人,在光晕下,用心雕琢着作品。
【NO.8】百年易俗社:深厚底蕴 非遗传承
【NO.7】蜗居陋室的关中琴匠
刘师傅一边展示着二胡的制作过程,一边介绍着流程工艺,一边跟大家聊着自己的二胡人生。一把手工琴的制成,需要精细而漫长的过程。刘师傅生长在白水,从小就爱看戏听戏,十七八岁便跟着师傅学做琴。他悟性高手艺好,慢慢的靠着做琴修琴走出一条路,养活一家人。如今,刘师傅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环境相对好的地方,招上点学生,把这项手艺给传下去。
【NO.6】寻找白鹿原最后的铁匠
【NO.5】走进城隍庙鼓乐社,聆听盛唐遗音
都城隍庙鼓乐社位于西大街都城隍庙内,房间不大,一张大桌子摆放着几件乐器,鼓乐社旗悬挂在正堂,北墙悬挂乐谱及历史珍贵照片,张昭社长向大家介绍乐社的历史文化发展及现状,带领大家参观了鼓乐社的博物馆。我们用镜头记录了乐社庆祝庙会的全过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鼓乐从唐代传承至今实属不易,但世代传承发展是个深思的问题。目前,社里现有乐手22人,平均年龄63岁,最小的59岁,最大的已经80多岁。
【NO.4】探寻百年老宅的历史沧桑,走进李家大院
【NO.3】再见,道北
记录正在消失的西安---走进道北,这一次我们走街串巷,深入老百姓家里,跟他们拉家常,聊童年记忆,记录他们的生活场景。元字工房、地字工房、甲子工房、特字工房依稀存在,老式的水龙头,公用的卫生间,他们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也看到了各个时期的房产证,采访中看到“元字工房”的房产证,94年颁发的,房产证上显示张姓老人......总之这次道北之行,收获不小。
【NO.2】走进彩虹世界,户县粉笔制作探秘
【NO.1】探寻南豆角村,记录古村落文化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华商网全民乱拍《2015寻找老西安》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了。4月25日星期六,二十多网友自驾来到南山脚下,探寻长安区南豆角村。南豆角村位于长安区子午镇是关中进入子午古道的最后一个村庄,在没有公路和铁路的时代,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很多都要在这里歇脚。南豆角村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南北城门楼,村南的千年柏树和社公爷石头证明了这里古老悠久的历史。
全民乱拍摄友作品回顾
总策划:叶萍 毛嘉新 执行:王少华 邓波 采访:邓波 王少华 专题设计:黄欢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22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SP服务代码10622323 陕卫网审[2010]第006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陕网文【2018】0102-006号
新出网证(陕)字 006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陕西健旭律师事务所 王鹏新 律师 18681883058